3.8千

大寒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,每年大約在1月19日至21日之間(2021年的大寒為1月20日),小寒與大寒之間,通常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日子,俗話說:「小寒大寒凍成一團」。
關於大寒,有一些諺語去預測未來的天氣,在過去的農業社會尤其重視:
「小寒大寒寒得透,來年春天天暖和」:如果今年的大寒與小寒非常寒冷,來年的春天就會是溫暖的好時節。
「大寒到頂點,日後天漸暖」:通常寒冷的天氣會持續到大寒,慢慢就會開始回暖。
「大寒不寒,春分不暖」:大寒時若天氣不冷,那寒冷的氣候將往後遞延,春分的時候也不會回暖。
「大寒不寒,人馬不安」:大寒時若天氣不冷,是氣候的異常,來年莊稼的收成不佳,人與牲畜都無法安穩。
「大寒日怕南風起,當天最忌下雨時」:大寒時若吹起南風而且天氣暖和,來年的農作物會歉收,如果當天還下起了雨,來年氣候將異常並影響收成。
結論,最好的狀況就是「最喜大寒無雨雪,太平冬盡賀春來」。
庚子年近尾聲,而台灣最近新增的本土病例,讓全民再度進入緊張的戒備狀態,為醫護加油打氣的同時,我們必須保護好自己,照顧好自己,以降低醫療前線的負擔,如:維持肥皂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離、人潮擁擠場所務必戴口罩等衛生好習慣。
我們要嚴陣以待,把庚子年送走,迎接辛丑年春天,春暖花開的到來!

101大樓點燈為醫護打氣,圖片來源「迷因力量」